序號 | 準入類型 |
1 | 管護巡護、保護執法、科學研究、調查監測、測繪導航、防災減災救災、軍事國防、疫情防控等活動及相關的必要設施修筑。 |
2 | 原住居民和其他合法權益主體,允許在不擴大現有建設用地、用海用島、耕地、水產養殖規模和放牧強度(符合草畜平衡管理規定)的前提下,開展種植、放牧、捕撈、養殖(不包括投礁型海洋牧場、圍海養殖)等活動,修筑生產生活設施。其中,生產生活設施包括符合縣級以上國土空間規劃或村莊規劃的服務于原住居民和其他合法權益主體的住房和供電、供水、供氣、通信、交通、水利、污水處理、垃圾儲運等基礎設施,村莊幼兒園、學校、文化活動室、體育運動場所等公共服務設施,以及設施農業等生產設施。 |
3 | 經依法批準的考古調查發掘、古生物化石調查發掘、標本采集和文物保護活動。 |
4 | 按規定對人工商品林進行撫育采伐,或以提升森林質量、優化棲息地、建設生物防火隔離帶等為目的的樹種更新,依法開展的竹林采伐經營。 |
5 | 不破壞生態功能的適度參觀旅游、科普宣教及符合相關規劃的配套性服務設施和相關的必要公共設施建設及維護。包括: (1)利用現有閑置房屋改造建設民宿(不擴大現有建設用地規模);(2)適度參觀旅游、科普宣教,標識標志牌、旅游騎行道(寬度不大于3米)、步道(寬度不大于2米)、棧道(寬度不大于2米)、觀景臺、景觀雕塑(水平投影面積不大于100平方米)、生態停車場、公共廁所、休憩休息設施、咖啡廳、零售店、紀念品商店等服務性設施及污水處理、垃圾儲運、公共衛生設施,供電、供氣、供(排)水設施、通信設施,安全防護、應急避難、醫療救護等相關的公共設施建設和維護; |
6 | 必須且無法避讓、符合縣級以上國土空間規劃的線性基礎設施、通訊和防洪、供水設施建設和船舶航行、航道疏浚清淤等活動;已有的合法水利、交通運輸等設施運行維護改造。包括:(1)公路(含城鎮路網及農村道路)、鐵路、防洪(潮)堤、橋梁、隧道,電網、光網、油氣管網,供水和排水設施(含飲用水取水口、水產養殖取水口、達標尾水排放口及其相關設施),農業灌溉設施,海底管線等設施建設,以及船舶航行、航道疏浚清淤等活動;(2)輸變電、電視塔臺、雷達、通訊(信)基站等點狀附屬設施;(4)已有的合法水利、交通運輸等設施運行維護改造,錨地建設及升級改造等。 |
7 | (1)基礎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資源遠景調查等公益性工作;(3)已依法設立的油氣探礦權繼續勘查活動,可辦理探礦權延續、變更(不含擴大勘查區塊范圍)、保留、注銷,當發現可供開采油氣資源并探明儲量時,可將開采擬占用的地表或海域范圍依照國家相關規定調出生態保護紅線;(4)已依法設立的油氣采礦權不擴大用地用海范圍,繼續開采,可辦理采礦權延續、變更(不含擴大礦區范圍)、注銷;(5)已依法設立的礦泉水和地熱采礦權,在不超出已經核定的生產規模、不新增生產設施的前提下繼續開采,可辦理采礦權延續、變更(不含擴大礦區范圍)、注銷;(6)已依法設立和新立鉻、銅、鎳、鋰、鈷、鋯、鉀鹽、(中)重稀土礦等戰略性礦產探礦權開展勘查活動,可辦理探礦權登記,因國家戰略需要開展開采活動的,可辦理采礦權登記。上述勘查開采活動,應落實減緩生態環境影響措施,嚴格執行綠色勘查、開采及礦山環境生態修復相關要求。 |
8 | 依據縣級以上國土空間規劃和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規劃開展的生態修復。包括:(1)退耕還林、退果還林、退塘還濕、防護林建設、森林災害綜合治理、古樹名木樹種保護;(3)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河道和航道疏浚,防洪治澇;(5)水土保持、防沙治沙、植被恢復、潟湖整治、海灣整治、岸線整治等綜合治理修復;(6)海域、海島、海岸線生態修復;珊瑚礁、海草床、紅樹林等海洋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及漁業增殖放流;(7)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相關的建設用地復墾和生態修復。 |
9 |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與鄰國簽署的國界管理制度協定(條約)開展的邊界邊境通視道清理以及界務工程的修建、維護和拆除工作。 |
10 | |